1938年4月1日,恰逢清明节前夕,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张国焘,前往毛主席住所请求见面。在见到毛主席后现货配资,张国焘直接提出希望能前往黄帝陵祭扫,声称此举有利于当前的统一战线工作。
黄帝陵坐落于陕西省的中部县(如今的黄陵县),每年清明节都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。自从全面抗战爆发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,国共两党商定,由双方代表共同前往黄帝陵扫墓,以此象征国共合作,坚定抗日的决心。
毛主席听后轻轻摇头,淡然回应:“你去做什么?如果是为了统一战线工作,边区政府派个秘书去就行了。”张国焘闻言,急忙解释道:“去年是恩来同志和剑英同志去了,今年的代表级别不能低于去年,特别是国民党这边派出的代表今年级别较高,咱们不能派个秘书去,免得让别人说闲话。”
张国焘坚决要求自己亲自去,毛主席见状只得妥协,叹了口气说:“好吧,你去吧,祭祀结束后马上回来。”张国焘满面笑容地应答:“放心,我会尽快回来。”
展开剩余80%张国焘离开后,毛主席的直觉让他感到不安,于是他召来张国焘的警卫员张海,叮嘱道:“你陪着张副主席一起去,一方面要确保安全,另一方面祭祀完毕要立刻带他回来。”
4月2日,张国焘带着秘书和张海等人,乘坐一辆大卡车从延安出发。经过一整天的颠簸,他们于次日4月3日抵达位于陕甘宁边区南部的黄陵县。
4月4日,清明节前夕,张国焘与国民党代表蒋鼎文共同主持了祭扫仪式。活动结束后,参加者纷纷告别,并驾车离开。就在大家准备返回时,张国焘对身边的警卫员张海说:“你们先回去,我还有事去西安找林伯渠商量。”张海愣住了,急忙询问:“毛主席不是交代过,祭扫完就要立刻回延安吗?”张国焘却不予理会,迅速转身钻进蒋鼎文的轿车,车子引擎早已启动,几乎是在张国焘上车的瞬间,车子便飞速驶离。
此情此景,显得极为突然,仿佛早已与蒋鼎文密谋好。张海见状,目瞪口呆,为了确保张国焘的安全,他赶紧跟上其他车辆,紧随其后。
张国焘的“失踪”很快引起了延安的高度关注,毛主席得知后,心生警觉。从各方面的迹象来看,张国焘此行显然早有预谋,且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了某种默契。可以说,张国焘实际上是从延安叛逃了。
到达西安后,张国焘受到了蒋鼎文安排的盛大接待,住进了西京招待所,并与多位国民党高层进行了会晤。4月7日,张国焘准备前往武汉。那时,由于南京陷落,国民党政府大部分机关迁至武汉,而八路军也在武汉设立了办事处。
临行前,张国焘对随行的张海说:“你给林伯渠打个电话,让他在车站等我,我有些事要跟他说。”林伯渠急忙赶往车站,企图劝说张国焘回心转意。然而,当两人见面时,张国焘已下定决心,他坚定地表示:“我在延安待不下去了,我要去武汉。”林伯渠无奈,只得将张国焘的情况报告中央,请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作出决策。
中央随即发电报至八路军武汉办事处,请周总理等人设法与张国焘接触,促其醒悟,尽早回归。
4月8日早,周总理收到中央电报后,顿时感到震惊。立即召集李克农、童小鹏、邱南章、吴志坚等人商议对策,决定赶到火车站等候张国焘。接到消息后,李克农等人赶到武汉火车站,竖起耳朵寻找每一个下车的旅客,可惜并未见到张国焘的身影。
李克农一行在车厢内四处搜寻,仍然没有发现张国焘。回到办事处后,李克农推测:“或许张国焘害怕我们预先等候,改变了行程。”周总理深思片刻,说道:“很有可能,明天你们继续去火车站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里,李克农等人每天准时到达火车站,等候从西安发来的火车,却一直未见到张国焘的踪影。直到4月11日,李克农才鼓励大家:“今天再去试一次,一定要把张国焘接回来。”
那天傍晚,终于在最后一节车厢,邱南章发现了张国焘的身影。李克农上前对他说:“张副主席,周副主席派我们来接您。”听到这句话,张国焘突然变得紧张,四下张望。原来,除了张海外,还有两名国民党特务同行。见李克农一行穿着八路军制服且佩带武器,特务们没敢出声。
张国焘被带离车站,跟随李克农等人前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。途中,无论李克农等人如何劝说,张国焘始终不肯配合,坚持要在外面暂住。无奈之下,李克农决定让邱南章、吴志坚陪同张国焘去找旅馆住下,而他和童小鹏则带着张海前去见周总理。
当晚,周总理与博古、董必武、叶剑英等领导亲自前往张国焘入住的旅馆。在长达一夜的谈话中,周总理严厉批评了张国焘的逃跑行为,指出他背叛了党和组织,而张国焘则表示,陕甘宁边区对他而言早已是“鸡肋”,他不再愿意继续为之工作。
周总理耐心劝说:“你不满中央的批评,为什么要偷偷出走呢?为什么不与我们直接沟通?你这些做法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。”然而,张国焘仍然坚持不肯回延安。面对张国焘的态度,周总理提议他向中央发电报,请示自己的问题。
在周总理的耐心劝解下,张国焘最终极不情愿地起草了一份电报,向中央表示自己此行未报备的歉意,并请求在武汉寻求工作安排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香港股票交易杠杆 7月9日福蓉转债下跌1.53%,转股溢价率15.63%
下一篇:没有了